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0-11-03 12:18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時代呼喚靈活電力系統
綠色和平發布報告提出靈活性提升路線圖
2020年10月22日,北京——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袁家海教授研究團隊,于今天發布有關中國低碳能源轉型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國電力系統靈活性的多元提升路徑研究》(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分赋,當前中國以煤電為主的電力系統靈活性調節能力欠缺、電網調度運行方式較為僵化,已成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的掣肘。為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國家承諾,僅依靠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無法滿足電力系統的靈活性需求,需要從規劃和機制的更高層面對電力系統的多種靈活性資源進行調配,從根本上解決可再生能源發展和電力系統靈活性調節能力不匹配的問題。
電力系統靈活性不足制約可再生能源發展,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秷蟾妗费芯繄F隊計算發現,2016至2018年間,中國棄風棄光電量共計1389億千瓦時,相當于3000萬千瓦煤電廠一年的發電量,對應約350億元燃煤成本和40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即使全額保障性收購等強制性政策的實施使棄風棄光總量較之前有明顯改善,2019年的棄風棄光總量仍高達215億千瓦時,相當于450萬千瓦煤電廠一年的發電量,對應約50億元燃煤成本和6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李丹青表示:“在2019年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32.6%的情況下,電力系統就已經普遍面臨并網難、消納難、調度難等問題,這說明中國以煤電為主的電力系統還沒有為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接入做好轉型準備,無法適應未來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逐年上升的趨勢!
“事實上,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可再生能源與傳統煤電在電力系統中的矛盾,不能完全寄希望于現有煤電機組的靈活性改造。由于種種原因,十三五原定的2.2億千瓦煤電改造目標,至今只落實了四分之一。從中長期來看,由于煤電的靈活性改造技術、成本投入和環境影響等方面存在局限性,繼續增加煤電裝機將會推高常規機組的最小開機出力,導致電力系統的向下靈活調節能力不足,不利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納,也不利于中國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崩畹で嘌a充解釋說。
《報告》第一作者袁家海教授認為,要打破當前僵化的電力市場分配格局,關鍵是挖掘當前各類靈活性資源的潛力,以新的電力規劃理念引導“源網荷儲”靈活性資源發展的協調統一!坝行W美國家的靈活性電源占比已經超過30%,而我國的靈活性電源目前只有6%,相當大的資源潛力尚未被發掘和調配!
《報告》系統分析了中國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各類靈活性資源的技術和經濟特性,以及中國目前技術型、市場型和規劃型靈活性發展的現狀和發展空間,綜合考量靈活性資源成本和時間尺度,提出了針對中國的電力系統靈活性提升路線圖!秷蟾妗愤選取可再生能源消納矛盾突出的吉林省為例,分別模擬了6種電力系統運行情景,其中在高滲透率算例中,加入多種靈活性資源較僅依靠煤電靈活性改造,棄風電量將可減少39.9%,煤電啟停次數和啟停成本分別下降27.19%和25%。